2010年9月30日星期四

《風之谷》二「沒有仇與恨 只有愛與憐的娜烏西卡」

  宮崎竣在創作《風之谷》前,早被希臘史詩《奧德賽》中出現的娜烏西卡--一位聰慧而充滿夢想能享受在與大自然的遊戲中的美麗少女所吸引繼而聯想到另一部日本書籍中記載的一位不屈從於社會的束縛,任憑自己的感性而奔馳於山野,隨著草木流雲而感動的公主,她更被稱作「愛蟲的公主」。而當官崎竣創作這部漫畫時,他早已把兩個人物合為一體!透過這部首次執筆的漫畫,他努力希望把解放與和平的日子,帶給這故事中少女的生命
在讀著讀著這七冊的漫畫時,解放與和平的日子,反是由這位少女帶到書內的世界裏,帶給每個善和惡的角色中,亦同時帶給細味這部漫畫的讀者--我。它解放了我心靈裏一些在幽暗處的掙扎,它讓一些不平和的情緒平息下來!世上總需要更多的美與善,它給每天被黑暗籠罩著的生活帶來一線光明!世間總有真善美,懷著善與愛去生活,總會給世間播下點點希望!
                
宮崎竣所塑造的娜烏西卡就是一個這樣的人物!娜烏西卡是一位感情豐富的女孩: 當看到一班被雇的馴蟲師帶著污穢的蟲恣意污染別國,她憤怒;當為著不讓所居住的風之谷淪為戰場,她會燃燒著攻擊敵人的怒火,如陷入無意識的狀態似的奮力抗 戰;當面對人人懼怕的巨大王蟲,她感受到王蟲的善良;當看到王蟲的孩子被折磨至死,人類竟借昆蟲保護同伴的愛心利用在戰場上作餌,她奮力用自己的身體來保 護這小生命,與小王蟲同哭同痛;當發現王蟲與黏菌原來是快樂地彼此吞食,為著要會合一起,就像把痛苦吞食一樣,把自己成為苖床,育成森林,她深受昆蟲與植 物之間的這份愛所感動,她問著作前哨已佈滿青苔的王蟲:「為甚麼......是人類造成的,應該是人類來承擔結果才對,為甚麼卻變成你們非死不可來作犧牲拯救呢......你們老早就知道會變成這樣,因為已再沒辦法可以阻止人類的愚蠢了嗎?」
           
當娜烏西卡感到一切
都已經無可挽救,看著大群的王蟲湧到黏菌交合處,為了淨化這被人類污染的世界而作出的犧牲,她看到自己都是令大地受傷掠奪、污染只會燒燬一切的非常醜陋的生物,面對王蟲為了平復人類造成的傷口而義無反顧的衝向會合處,她更看到,王蟲眼中發出的,不是攻擊憤怒的紅色,而是相當平和之下而有的深藍色時,她深感受到王蟲不斷向前衝,不是氣瘋了,而是甘願為著安撫大地的傷口而往前作犧牲深受感動的娜烏西卡也渴望變成森林,她知道還活著的話,就不能變成樹木,她坐在作前哨的王蟲屍體上,聽到王蟲的身體已被樹木的根穿透的聲音,她內心平靜的在等待被掩沒成為新生命的一部份--在被污染、被摧毀的世界裏,她感受到生物無聲的愛與付出,自覺乏善可陳的她,渴望與王蟲一同在為淨化世界而獻上自己!只是,王蟲也被她所感動,王蟲始終也以自己的身體,保存了她的性命!大自然的生物沒有怨恨人類為世界所造成的破壞、沒有報復人類所帶來的災難;反之,為人類所種下的禍,以自己的生命去補救去挽回。大自然的這份可以稱為的「愛」,無怨無恨的付出犧牲,娜烏西卡也無怨無恨,不憤恨讓王蟲無辜犧牲的人類,或者,對自己,也沒有憤恨,只有滿被感動之下,渴望獻上自己的小小身軀
  無怨無恨的娜烏西卡,更可在她如何對待滿心惡念惡行不少的惡王身上可見當 她面對那些不斷挑起戰端,為保一己地位而恣意破壞的君王,娜烏西卡看到的,是他們的愚昧而自招滅亡!一位借助黑暗勢力以保權力的王弟殿下在失去保存過百歲 殘軀的法力後,當娜烏西卡看著他正要被黑暗吞噬時,仍是要撲向他,把這殘朽的老人拉回光明中;當身邊的人勸告她:讓來自黑暗的應該回到黑暗裏時,她的回應 是:「我自己的心中,也存在著黑暗當她看到這殘朽的老人因看到光明中的生物而歡呼雀躍時,她也高興得笑起來了--全書中因著世界的悲哀而很少露出的笑容!
看到長出青苔,有樹、有草、有鳥有昆蟲,土壤開始長生物,世界開始又活過來時,除了流淚感動、抱歉......她還想到,這樣的世界,不能再被污染了......
她希望大家都能住到這裏,不再受土地的毒和瘴氣的威脅,但隨即想到,如果讓人類知道,一定又開始自認為是世界的主人,為求生存,而把這遍剛出生的嫩弱土地耗盡,又再度重覆同樣的破壞!這是愛惜世界的同樣亦愛這世上的人的娜烏西卡,內心產生的矛盾

  從王蟲的腹中被救出來,被王蟲的黏液保護而保存了生命的她,好像重新誕生似的,她望著剛天亮的美景,淚只停不了的湧出來,沒有恨、沒有怒、沒有哀,單單只因胸中湧溢著幸福--能夠看到這麼美麗的世界,真的感到太幸福了!  面對明塑造成是「壞人」的角色,為一己私慾而破壞世界的惡者,但,娜烏西卡恨的,是那些行為;面對行出這些惡行的惡者,她沒有對他們的憤怒怨恨,而只有看到眼前他們的境況而心生的憐憫!「來自黑暗的,應該再回到黑暗去!」是多麼真確合理的看法,說出這話的瑟爾穆是對的!只是,娜烏西卡的心已超越了一切的合理性,他--是惡者,是生命--生命被黑暗吞噬,實在太悲慘了!這份憐憫叫她奮不顧身地奮力前衝,要從黑暗中搶回這作惡無數已變成腐朽的老者!
  「我自己的心中,也存在著黑暗」--誰是我們的仇敵?是行出的惡事?還是行惡事的人?想到,人眼中看來如何被稱為義的大衛,也經歷到在心靈深淵的黑暗,也是陷於其中不能自拔,向拯救他的上主呼喊:「耶和華啊,我從深處向你求告。主啊,求你聽我的聲音,願你側耳聽我懇求的聲音。主耶和華啊,你若究察罪孽,誰能站立得住呢?」當面對個人最深處的黑暗,有誰會不說一句:「我自己的心,中也存在著黑暗」呢?既然在面對自己的黑暗,若上主真的認真向每一個人問我們的罪,根本無一個站得住!別人的罪孽是這樣,我的亦沒例外呢!面對看似是行惡者滿心惡念的惡者,我們又如何看待呢?
  耶穌也曾這樣的教導過:「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你們若單愛那些愛你們的人,有甚麼賞賜呢?就是稅吏(當時的惡人)不也這樣行嗎?要為仇敵、並逼迫我們的禱告!娜烏西卡只看到惡行,眼中沒有惡人;只厭惡惡事,卻憐憫惡人,這樣的一顆愛與憐,這樣對萬物豐富的感情,或者,是我們的世界所缺少的!她的英雄形象,不在於她的戰鬥上,乃在於她的愛與犧牲的生命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